“邻里烟火”撬动社区“幸福治理” ——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公益市集社区工作案例

发布者:天桥区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                   点击数:649                   发布时间: 2024-12-10

一、背景介绍

济南市天桥区天桥东街街道义合社区居民多为国棉四厂和铁路退休、下岗工人,老龄化程度高,且弱势群体、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辖区多为开放式老旧小区,管理难度很大。社工站前期走访调研发现,居民不断增长的生活和文化需求与街道社区的公共资源利用、整合不够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且居民社区凝聚力、归属感较弱。

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联合社区开展常态化公益市集活动,一方面,通过小规模、多频次的方式,可以将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的志愿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另一方面,以“公益市集”活动为契机,联合辖区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盘活辖区公益资源,通过公益资源整合、功能融合、服务聚合,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进而共建精神家园、共筑文明风尚、共享发展成果。

二、服务理论

(一)社区照顾模式

社区照顾模式是指社区中各方成员组成的非正式网络与各种正式的社会服务系统相配合,在社区内为需要照顾的人士提供服务与支持,促成其在社区内的生活能力,达到与社区融合,并建立一个具有关怀性社区的过程。在公益市集开展过程中,社工有效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持网络,联合正规服务为需要被照顾的弱势群体提供照顾和支援,通过挖掘社区中的各种资源,使社区居民建立互助、互帮的责任意识,实现社区成员之间的高度互动。

(二)地区发展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是一种调动居民参与、互助合作,再加上上级政府和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协助,动员社区社会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求的社区工作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居民的参与和合作沟通,注重居民在社区发展过程中的个人能力、公共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社区物质环境的建设。对于辖区爱心人士和志愿者而言,他们有闲暇的时间,也愿意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当中。社会工作者将注重引导公益资源和志愿者参与并进行合作沟通,培养其在社区发展过程中的个人能力、公共意识等,促使其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社区治理服务。

三、服务目标

(一)总目标

搭建家门口的惠民便民实体化平台,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服务;并引导广大居民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激发参与社区活力,带动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让幸福“小集市”激活社区“大治理”。

(二)具体目标

1.参与人数目标:每月的市集活动间接服务人次不少于100人次。

2.资源拓展目标:每季度吸引至少1个新的公益资源加入,丰富市集公益资源。

3.满意度目标:每次活动后通过问卷统计,参与者满意度保持在85%以上,合作的公益组织满意度达到90%以上。

4.公益意识提升目标:促进至少3个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促进社区居民主动传播公益活动相关信息,增强社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四、服务过程

(一)需求调研与策划

通过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与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进行良性沟通,征集辖区居民“微心愿”,建立“精准挖掘—精细分类—精心研究—精准实施”民需服务机制,了解居民兴趣与需求,确定公益市集主题、目标和大致内容框架,规划市集时间、地点与摊位布局。

社工对社区进行走访调研

(二)资源整合与招募

社工站作为需求和资源双平台,发挥资源整合作用,为公益市集的开展保驾护航。积极构建“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的五社联动公益集市服务体系,通过开展线上招募、入户宣传等招募集市“合伙人”,全面发动共建单位和热心居民参与。截至目前,已带动10余家爱心单位,30余名志愿者、小区能人在人力、场所、专业服务等方面开展联建共建。

(三)活动宣传与推广

一方面,社工站积极联动社区在社区公告栏、小区微信群等渠道发布市集信息,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并借助参与居民的力量“口口相传”,促进社区居民对公益市集活动的认识和认可。另一方面,进一步借助多方媒体平台,例如官方公众号、小区微信群等方式,宣传服务内容和成效,进一步提升社工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社工站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总结反馈与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社工及时通过问卷调查或者现场访谈,了解居民对公益市集的整体满意度,包括对活动组织、摊位设置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价。并询问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体验,以及公益组织和爱心单位对活动流程、现场效果等方面是否满意。通过收集反馈意见,统计公益服务受益人数等数据,评估活动效果,总结经验与不足,为后续社区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五、服务特色

(一)双重属性 ,推动为民“微服务”

内容接地气,为民办实事。依托公益集市将“被服务”与“去服务”联系起来。社区公益集市坚持“一月一主题”,以社区居民为核心,爱心单位为依托,坚持居民日常生活与基层治理相融合为主线,根据社区文化特色、资源种类、重要节日、热点事件等开展具有不同鲜明主题的公益集市,保证每期公益集市不重样,持续保持活动新鲜感,打造公益集市特色主题板块,每期设置政策咨询、健康义诊、便民服务、反诈宣传、爱心义卖、游戏互动等多个主题摊位,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实现志愿服务零距离的有益探索,加深居民共治共享意识。

党建爱心公益市集

全面带动,在“逛”中做公益。依托公益集市平台,民政、卫健、人社、综治等职能部门常态化走进社区开展政策宣传。10多家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合自身优势,提供义诊、义剪、安全知识宣传等便民服务,让公益市集惠及更多居民。居民个人、社区社会组织等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了互动和交流,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也进一步强化了社区支持网络,营造社区公益良性循环。

公益义诊大集

(二)两项机制,激发治理“大效能”

保持常态活力机制。常态化、多层次开展公益集市的同时,并积极推动公益集市志愿服务队伍动态更新,提供多样化服务,不断壮大公益市集社区影响力。号召志愿者各施所长,将自身专长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以维持秩序、现场“摆摊”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社区公益。

社区志愿者组织游戏互动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持续激发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社区治理。一是针对参与公益集市服务的个人,发放“志愿者积分手册”,进行信用积分累计,通过积分兑换,让“小积分”成为助推志愿服务的“大能量”。二是针对参与公益集市的共建单位或成员,通过感谢信、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对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各类主体进行答谢,不断增强参与治理、服务社区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为爱心企业颁发荣誉证书

六、服务成效

参与度方面:每次公益市集活动吸引超过60名社区居民参与,间接服务人次超100人次,活动后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显示,对公益集市活动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居民比例达到85%。

资源整合方面:公益市集活动已成为政策宣传载体,吸引民政、卫健、人社、综治等职能部门常态化走进社区开展政策宣传;另外,吸纳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天桥云天使义者护理站、弗莱堡口腔医院等10余家爱心单位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义诊、义剪、安全知识宣传等便民服务;公益市集活动也吸引了30余名志愿者、小区能人积极参与,在宣传推广、秩序维护、活动引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社区治理方面: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公益集市为平台,通过设摊“卖”服务的形式,统筹社区共建单位、整合各类志愿服务团队、链接各类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群体参与,定期在社区开展政策宣传、公益义诊、便民理发、爱心义卖等一系列活动,实现资源、服务、效能下沉,吸引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参与治理,让小市集带来城市烟火气,激发出社区治理新活力。

七、存在不足

(一)影响力不足

活动主要依赖社区公告栏、居民微信群等内部渠道宣传,覆盖范围小,未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以及新闻媒体等外部渠道扩大宣传,导致活动知名度低,无法吸引更多社会群体关注。

(二)资源类型单一

公益市集活动提供的公益服务主要集中在常见的义诊、理发、政策咨询等基础项目,缺乏针对特殊群体(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个性化服务,以及环保、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多元化领域服务项目拓展,限制了活动受众群体与社会影响力拓展。

图文作者:丁海奇

 


发文单位 : 济南市天桥区天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