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生活,正视情绪——埠村街道社工站儿童成长小组案例

发布者:章丘区埠村街道社工站                   点击数:417                   发布时间: 2024-05-09

一、背景介绍

(一)环境背景

通过社会工作者平时与青少年儿童的接触,了解到目前部分青少年儿童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很小的挫折就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不知道如何调整与宣泄自己负面的情绪,同时在遇到一些诱发事件时不能够恰当地面对与处理,总带着一种悲观的心态与不合理的信念看待自我与他人。

青少年时期是情绪相当不稳定的一个阶段,积极正向的情绪能促进个人心理功能的表现,消极负向的情绪则会影响其学习生活与健康,社工通过了解青少年的情绪发展特征与主要的情绪状态,进而协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情绪问题,学会接纳并面对自己的情绪,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管理和调节不良情绪,增强在未来学习生活中的自信心。

因此,埠村街道社工站开展“多彩青春,拥抱情绪”儿童成长小组,旨在提升青少年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

(二)小组背景

小组名称:“多彩生活,正视情绪”儿童成长小组;

小组对象:埠村街道8-12岁儿童;

小组人数:6人;

小组时间:2024年3月2日-2024年3月30日;

小组地点:埠村街道活动室;

小组节数:五节;

负责社工:王小小、李欣茹。

二、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总目标:社工旨在通过让组员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小组组员的情绪管理能力。

2.具体目标:让80%的小组组员情绪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让小组组员对小组的满意度达到90%及以上。

(二)服务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ABC理论)是通过改变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来达到缓解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它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是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的结合。因为情绪问题往往最终表现为行为问题,比如:逃学,打架,强迫行为等等,所以这两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是同时解决的。

认知行为理论对这部分的解释是在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认知导致情绪,情绪导致行为,行为又反过来继续影响认知,从而形成了一个三角循环,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都是被歪曲认知带入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导致情绪,行为问题越来越严重。

ABC理论最早是艾利斯(Albert Ellis)提出的,A-指的是所发生的事件,场景,人物。B-指的是人对A所产生的想法,或者人们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信念和认知。C-指的是结果,包括:情绪,行为,躯体反应等等。A不必然导致C,B(个体关于A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C,人们往往会忽视B,认为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良行为等都是因为A造成的。影响人们情绪的是人们对事情的信念而不是事情的本身,正是由于青少年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看法才使他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一直存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情绪障碍。

三、实施过程

(一)第一节:初相见

2024年3月2日,埠村街道社工站开展小组活动第一节。首先,社工面向组员介绍小组活动的目的、流程及内容。接着带领组员开展暖身游戏:“抢凳子”,没有抢到凳子的组员进行自我介绍,加深组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接下来是制定小组契约,组员写下自己的意见建议,通过讨论,社工收集整理并公布整体活动的小组规则,增进了小组的凝聚力与个体归属感,大家意识到小组是一个集体。紧接着,社工通过图片展示使组员了解有哪些基本情绪,不同情绪的表现,并邀请组员对关于情绪的几组词语进行演示,初步探索小组主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本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小组氛围,建立了良好的组员关系,增进了组员之间的互动及相互了解,组员的集体意识初步建立。

(二)第二节:情绪表达

2024年3月9日,社工开展小组活动第二节:认识情绪。活动开始,社工带领组员回顾了上一节活动的内容,重温小组契约。接着进行暖身游戏“击鼓传花”,以音乐的暂停为结束,邀请拿到“花”的组员进行各种情绪表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热烈。紧接着,社工引导组员分享自身的经历,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使自己产生了不良情绪,最后是怎么处理的。在生活中,遇到陷入不良情绪的同学或朋友,应该要怎么做。组员各抒已见,在分享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情绪问题以及学会更好地去管理自己的情绪。

(三)第三节:放飞情绪

2024年3月16日,第三节小组活动如期开展。首先,社工带领组员回顾上一节活动内容。接着开展“丢手绢”暖身小游戏,以计时为结束,邀请拿到“手绢”的组员进行才艺表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紧接着是情景案例分析,社工通过提前准备好的情景案例引导组员进行思考分析,同样的一件事情,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是什么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是“放飞情绪”,社工引导组员制作专属于自己的“心情便利贴”,在纸上写下近期开心的事情以及近期的烦恼。写完之后,把开心的事情折成纸飞机,放飞好心情,把烦恼的事情丢进“坏情绪回收站”。小组组员从中学会了接纳和面对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正确合理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

(四)第四节:情绪管理

2024年3月23日,第四节小组活动开始之前,社工带领组员进行暖身游戏——数字炸弹,请猜中炸弹的组员进行才艺表演,在猜数字的过程中,不仅活跃了气氛,还充分调动了组员的注意力。接着,带领组员回顾上一节活动内容,强化组员的活动体验。社工结合每位组员的分享进行总结,常用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倾诉表达、转移注意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

(五)第五节:收获与总结

2024年3月30日,第五节小组活动如期开展。社工带领组员回顾了每一节小组活动的内容以及在每一节中小组成员的表现。在回顾的过程中,强化了组员的活动体验,帮助他们看到了自身的成长和改变。接着,社工引导组员思考参与小组的感受,请组员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成长与收获,小组其他成员鼓掌以示肯定和鼓励。分享结束后,社工宣布本次小组活动正式结束,希望组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接纳和面对自己的情绪,在陷入不良情绪时,懂得去运用有效的方法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增强组员在未来学习生活中的自信心。最后,组员之间、社工与组员进行告别。

四、案例评估

小组的开展共分为五个阶段:小组的准备阶段、开始阶段、中期转折阶段、后期成熟阶段、结束阶段,累计服务人次30人次。组员之间逐步加深了解,亲密度以及凝聚力逐步提升,小组成员之间的支持性作用加强,同时自我参与程度也逐步提升,整个小组过程中,社工的角色由强到弱再到强,小组组员之间的互动性逐渐加强。通过本次小组,小组组员的情绪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小组组员对小组的满意度较高。

五、专业反思

在小组初期,由于小组组员相对比较拘谨,社会工作者可设置不同形式的激励调动小组组员参与的积极性。在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针对个别参与度不高的组员,社工要充分了解其需求并适时做出调整。社会工作者要以优势视角去看待每一位小组成员,相信小组成员有自我改变和成长的潜力,充分发挥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关注到小组成员内心的感受,同时也要关注外部环境对小组成员的影响。

 


发文单位 : 济南市幸福益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