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工站在社区治理中作用发挥的调查报告——以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为例

发布者:天桥区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                   点击数:680                   发布时间: 2024-10-28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心,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石。社工站作为政府与城乡居民之间的桥梁纽带以及社区服务的重要载体,反映居民需求、开展专业服务、协同社会治理,对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一、社工站建设基本情况

2021年,济南市天桥区立足区情民情,将社工站建设视为解决基层民政力量不足的难得机遇和提高基层民政精准服务的重要举措,在全区全面铺开街道社工站建设工作,建成1处区级社工总站和14个街道社工站,在社工站建设推进过程中,天桥区不断探索社工站运行方法和模式经验,实现了社工站从无到有的突破,以及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蝶变跃升。

天桥东街街道面积0.53平方公里,辖天桥东、义合两个社区,居民多为国棉四厂和铁路退休、下岗工人,老龄化程度高,且弱势群体、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辖区多为开放式老旧小区,管理难度很大。自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建站以来,以“助人自助”“多元协同”为服务主线,以五社联动为基层治理框架,聚焦项目服务、专业服务、社区治理、资源整合四大服务内容,延伸社区治理臂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共建共享“幸福天东”。

二、社工站参与社区治理的协同实践

截至目前,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共实施开展11个项目服务,内容涵盖养老服务领域、社会救助领域、城乡社区治理领域、儿童福利和社会事务领域。此外,针对民政服务对象中特定个人或家庭开展个案工作,已累计开展5个个案工作,组织有相似需求的群体开展小组工作5个。社区治理方面,一方面,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30家,并以培育扶持为重点,以能力提升为基础,实现了社区社会组织数量有增加、人员有队伍、服务有专长、动力能持续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社工站吸纳志愿者35人,联动社会慈善资源20处,制订分层分类分阶资源表单,搭建共享平台,积极促进各方参与,让“五社力量”有机融合,精准回应社区多样化需求,奏响了社区治理的“大合唱”。

(一)五社联动,提升治理效能做“乘法”

“五社联动”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产物,其核心内容是探索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等要素在社区中与“两委”如何联动,以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以“五社联动”作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行动框架,探索建立“发现需求—识别资源—对接资源—按需使用—情况反馈”的资源链接工作机制,针对服务人群需求链接资源,全面激发社区自治效能,精准发现需求。

以“五社联动·困境群体共筑希望计划”项目为例,以“社工+救助”、“社工+资源”、“社工+服务”为维度,整合优化专业组织、慈善力量、爱心企业和人士等资源参与关爱帮扶工作,为服务对象提供多样性的帮扶服务,实现“党建引领,政府救助兜底负责,社会援助有效补充,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关爱帮扶格局。

(二)社区参与,赋能社区治理做“加法”

随着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社区社会组织成为推动社区发展、服务居民的重要力量,在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且特殊群体多样,专业化、多元化服务需求多样,仅依靠社区工作者和社工站专业社工力量难以满足。基于此,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通过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升社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一方面依托“社能焕彩·社区社会组织赋能计划”项目,通过“分类整合计划”、“规范管理计划”、“能力提升计划”和“作用发挥计划”促进社区社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面向社区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社区社会组织成员、社区志愿者,通过组织能力提升培训等形式,提升服务的专业化程度。

(三)专业服务,聚焦民政主责做“减法”

随着社会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责任和事权也向基层转移,社工站立足民政、服务民生,用好专业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聚焦为基层排忧解难,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

一是为困境群体“减压”,社工联动社区,围绕困难群众、未成年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分类建立需求台账,积极链接各类资源,推动落实关爱救助等服务措施,二是为政策执行“减距”。社工站联合社区开展宣传动员活动,解决政策“最后一公里”,让各项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群众手上。三是为社区“减负”。社工针对民政服务对象专业化、闭环式的工作方法,有效弥补了基层治理中常常出现的人员短缺、经验不足等短板,也让社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谋发展。

三、社工站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职能定位模糊

社工站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但是与民政部分科室、社区居委会等其他社区组织的部分功能重叠,职能界限不清晰,也存在一定工作行政化趋势,因此造成职能定位模糊以及自主性受限等问题。

(二)对社工站认知不清晰

一方面,社工站内部缺乏有效的宣传机制,没有及时将开展的活动、取得的成效以及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等信息传递出去,街道、社区及居民不了解社工站做了什么工作、有什么价值。另一方面,街道、社区与社工站之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沟通体系,信息交流不及时、不准确,街道和社区对社工站的认知不清晰,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与协作。

(三)社工流动性大

政府购买服务的年度项目制易导致社工的社区流动性。当前,政府购买服务的年度项目制难以实现服务内容的跨年持续,社工往往随着服务项目在不同社区流转,进而无法深入、嵌入社区情境。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保障措施不够完善,也容易导致社工人才流失。

(四)作用发挥不突出

社工站自身层面,在开展工作时,方向不够聚焦,各项工作都有涉及但都不够深入,导致整体效果不明显;其次,社工站的专业化程度不足,社工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有效转化为实际成果。此外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协同困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也是限制社工站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四、社工站参与社区治理相关建议

(一)提升专业认知,正确定位社工站的角色和功能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发展社会工作,必须使政府、社区、专业社工机构及社工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形成合力快速推进的良好局面。

首先要提升对社工站的专业认知,社工站是民政部门在基层搭建的综合服务平台,是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专业服务的地方,是协同政府履行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职责的专业机构,也是对解决基层民政能力不足的探索,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认识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和职业价值,警惕社会工作行政化趋势。

(二)建立协调机制,推动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建立民政部门、社工机构、乡镇街道、社工站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梳理、准确定位社会工作站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精准构建“群众需求、社工服务、社会资源”三张清单,为辖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

街道层面,街道社事科、社区书记、社区工作者、驻站社工、社区骨干定期开展座谈会,在明确区分职能基础上,共同研究解决社区治理中正在发生的难点堵点问题,互相沟通现有工作中共性难题的处理办法,通过完善多元主体协商沟通、合作协同的机制,推动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专业建设,充分发挥社工站专业优势

社工身处社区治理第一线,是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直接参与者,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最关键的是加强社工站专业建设,使其充分发挥社工站专业优势,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转化为实际社区治理成果。

一是强化社工专业性,通过督导和培训的形式不断提高社工的专业能力。社工应深化对社区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的认识,运用先进的社区服务理念、科学的社区治理模式、专业的社区工作方法,打通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治理政策“最后一米”路程,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二是针对社工人才流动率和流失率较高的问题, 应加强社工站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会工作者评价和激励制度,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和职业晋升通道,让专业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四)加强宣传推广,提升社工站社会影响力

通过多渠道宣传策略、丰富宣传内容等形式,提高社工站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一是扩宽宣传渠道,在传统媒体宣传基础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图文、视频等形式的宣传内容,及时将社工站开展的活动、取得的成效以及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等信息传递出去。二是丰富宣传内容,除开展的活动信息之外,总结提炼典型案例与经验,展示社工站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效果,并利用宣传渠道,普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理念,提高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从而进一步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作用,展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提高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影响力。

图文作者:丁海奇 

 


发文单位 : 济南市天桥区天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