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阳光”助力开放式老旧社区打造分层分类动态监测社会救助机制

发布者: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社工站                   点击数:748                   发布时间: 2024-03-29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单位《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济南市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在2021年基于辖区救助需求搭建“一米阳光”为民服务缝隙发现上报帮扶平台,着力搭建以社工、社区两委、网格员、在地社工、志愿者、楼院长为主体的信息上报发现网络。完善社区网格化治理,促进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强化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等共同探索建立帮扶服务网,扩大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有效供给。

社工在日常服务中发现,社区一级开展分层分类动态监测社会救助,对社区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的数据采集面临以下困难: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的数据需要不断更新,以反映他们的最新状况和变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部门间沟通不畅、数据采集不及时等,可能导致数据更新不及时,影响监测的准确性;信息数据共享困难,由于各部门之间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方式不同,以及涉及隐私保护等问题,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的数据共享存在一定的困难,容易导致信息孤岛现象。

不难看出,在现实情境中,谁家出现意外情况、哪一家的老人是否独居、是否需要帮扶等大事小情,最了解这些“大事小情”的是邻居,是楼长、单元长,是居民中的热心人,可是,他们并不了解民政政策,对于这些需要帮助的人,大家还停留在捐款帮扶、日常照看护等非常朴素的层面,他们缺少“政策能救人”的意识,对于现有的民政救助政策也缺少了解。因此普及民政各类救助政策,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居民,以及因为个人不掌握信息、政策找人存在时间差等问题而未及时享受惠民保障的居民,及时享受到政策福利,让政策宣传抵达“最后一米”成为广大居民切实需求。

从社工站运营视角来说,社工在服务中不仅要关注已经享受惠民政策的困境人群,更要关注掉落在政策“缝隙”中的人,他们一是尚不满足相关申报条件但生活确有困难的居民;二是符合相关福利政策申报资格,但因为个人不掌握信息、政策找人存在时间差等问题而未及时享受惠民保障的居民。因此,为了推进动态监测机制的提升、完善社会救助对象分层分类上报机制,让更多符合民政惠民政策的居民改善生活困境,中大槐树街道社工站搭建“一米阳光”困境人群发现上报平台,发挥社工站平台优势,联合多方力量,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将掉落在缝隙中的居民生活在阳光下。

 

救助信息聚合——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建立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机制,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针对重病、残疾、就学、失业等情况设置预警指标,为不同人群设置标签,如独居老人标签、高龄老人标签、事实无人抚养孤儿标签、残疾儿童标签等等。一个居民可能同时有多重标签,在社区或社工站按照标签进行筛选分类时,身有多重标签的居民就会脱颖而出被精准“捕捉”,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另外依托分层分类救助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数据交叉对比、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估对服务对象进行分析筛查,按照抗风险能力将探访对象分为ABC三档,A档居民为情况紧急或情况特殊的,社工站将会与其沟通纳入个案服务中,开展一对一“定制化”服务;B档居民情况较A档次之,或已经享受到救助帮扶或情况较为平稳,社工站将按照其具体事务链接帮扶资源每月进行回访摸排;C类居民覆盖范围更大,社工站采取社区氛围营造、政策宣讲等方式在大群体居民中间营造邻里守望的社区友好氛围。

中大槐树街道社工站着力搭建“一米阳光”——为民服务缝隙发现上报服务平台,社工站通过招募社区两委、网格员、志愿者、楼院长等“信息上报员”,召开政策培训会等形式,挖掘各类上报员,形成服务缝隙上报网格。“一米阳光”——为民服务缝隙发现上报机制意在搭建一张“关系网”,通过居民之间日常相处,以及社工站组织活动和摸排走访,将掉落在为民政策服务缝隙中的居民纳入到关系网中,让更多需要帮扶的居民被发现,有更多机会获得政策支持。

 

救助资源统筹——“五社联动”多元加入,扩充“一米阳光”为民服务缝隙发现上报服务平台“根系”

依托搭建以社工、志愿者、楼院长、网格员、社区两委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为民服务缝隙发现上报平台,多方链接社会资源,将街道民政工作人员、残联、妇联、未保中心、社会慈善组织等纳入到机制中。依托“五社联动”建立数据的共享平台: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跨部门、跨社区、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提高社会救助的针对性和效率。社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一米阳光”平台下链接多部门收集救助对象的基础数据,可以实时比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救助对象户籍、就业、社保、公积金、家庭财产、工商登记、死亡等信息,实现快速核查和高效比对。

为了保障困境人群获得救助,社工针对辖区困境群体建立随访档案,定期追踪。一方面,社工、志愿者通过不定期走访的形式,向困境人群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另一方面,社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社区两委、政策福利经办人员等了解申办进度。

 

救助效率提升——全方位动态跟进,保障困境人群权益

一是通过志愿者结对、技能培训的方式,进行生活帮扶。二是通过政策代询、社会救助资格申请,社工开展政策帮扶。三是通过个案服务、社区活动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四是通过陪伴支持、搭建居民互助平台开展心理支持。五是通过寻求社会力量、链接慈善资源进行资源链接。对于符合救助政策标准的服务对象,社工站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救助申报工作,并及时追踪;对于暂时不符合救助政策标准的服务对象,社工站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开展救助。

所谓动态监测,社工站面对已经分层分类的救助对象不能一成不变的进行帮扶,通过社工进行个案服务以及结案的A类人群可以在评估结束后降档为B档或C档;同样,B、C类人群如遇到紧急变故也会升级为A类帮扶。社工站与“信息上报员”一起,通过居民之间日常相处,以及社工站组织活、摸排走访以及帮扶对象的回访,从单一救助、粗放救助提升至多元救助、动态观测、长期关怀。

在“一米阳光”为民服务缝隙发现上报服务平台建立初期,社工站仅仅依靠社工自身力量,服务的深度与广度都受到限制。在平台运营的过程中,社工逐渐意识到,社工站的社会工作要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相结合,因此在槐荫区民政局“133N”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模式指导下,中大槐树街道社工站将“一米阳光”为民服务缝隙发现上报服务平台纳入了更多专业力量,例如槐荫区养老项目组、未来星儿童福利项目组、中大槐树街道办事处残疾人联合会、社区居委会、社工室、在地社工、网格员、志愿者、楼院长等,这众多的支持力量有政策支持、智力支持、人力支持,使得本平台能更直接、更有力、更迅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济南市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通过搭建“一米阳光”为民服务缝隙发现上报服务平台,强化基层社会救助信息化支撑。加强社会救助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机制,依托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推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


发文单位 : 济南槐荫积成社区社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