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童成长,与爱童行 ——困境儿童自信心提升小组服务

发布者:章丘区枣园街道社工站                   点击数:3985                   发布时间: 2023-07-13

一、小组背景

困境儿童是指由于儿童自身、家庭和外界等原因陷入困境,需要予以帮助或保障的儿童。前期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章丘区枣园街道有80%的儿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性格内向;二是缺乏自信;三是缺少朋友;四有社交恐惧症;五是文化课成绩偏弱。因此在辖区内选取的6名困境儿童大多是父母离世或其父母无监护能力。由于自身的困难处境,需要更多的关注,尤其是他们正处在生命发展阶段中最脆弱的时期,更需要家庭社会的关爱,正向引导,增强自信,通过表扬的方法给与肯定,积极挖掘组员潜能,增加其自信心。

二、需求评估

个人方面:人际交往的需求,大部分组员性格内向,平时与同辈群体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不善交往,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组员社会参与度低,需要社工协助组员挖掘其自身潜能,重建同辈群体人际交往支持系统,完善其社会支持网络。

社区方面:组员与社区缺乏连接,缺乏外界社交机会,较少参与社区活动,有参加社区活动和基础服务设施的需求。

根据以上不同层次的需求,社工计划开展“益童成长,与爱童行”儿童自信心提升小组。

三、小组目标

(一)总目的

通过小组工作开展,协助服务对象挖掘自身优势,不断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发掘儿童自身优势,引导社会关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具体目标

1.以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通过开展小组活动,促使80%的组员能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自信心。

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促进小组成员的互动,使成员之间彼此连接,提升社交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游戏方式寓教于乐,使组员期中考试成绩提升25%。

四、理论依据

(一)镜中我理论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在小组中,社工与组员积极互动,对于表现优异的组员,社工及时表扬,带动组员对其进行正面评价,通过一系列正面评价帮助组员树立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

(二)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缺陷。基于优势视角理论,社工在小组中充分挖掘每个组员的优势及潜能。

五、小组实施过程

(一)第一节小组活动:认识身边的小伙伴

本节小组,通过“认识你我他”和“无规矩不成方圆”环节,让组员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

社工通过掰手腕、跳绳、自我画像等活动方式引导并鼓励组员积极参与。为了后续小组活动能顺利开展,社工引导组员一起制定小组规范,大家共同决策,分工协作,制作完成“我们的约定”。本节属于小组开始阶段,社工承担的主要角色是领导者、鼓励者和组织者。

第一节小组活动让组员之间初步建立联系,减少陌生感,增强自我表达能力,游戏效果达到预期,小组氛围活跃,为后续的小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第二节小组活动:构建自我认知

社工组织开展“你比我猜”暖场游戏,把组员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带入小组活动场域,游戏开展中,一人蒙眼前行,一人指挥。让组员认识到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鼓励组员分享游戏感受,发挥组员的力量。同时带领组员学习扫地、拖地、整理自己衣物,并播放简易版的垃圾分类视频带领组员学习等。社工在本节小组活动中扮演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的角色。  

第二节活动后组员们有了较多的沟通机会,通过攀谈少了几分生涩的状态,也不再局限于身边最近的伙伴。刚开始几名同学不会整理自己的日常事务,通过小组学习,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有所提高。

(三)第三节小组活动:肯定自我

本节活动已经到了整个小组的中期,社工先带领小组回顾上节内容,承前启后切入本节活动主题,开展了“优点大轰炸”活动,促使组员深刻认识自己的优点。

通过讲解志愿者和社工的工作意义和价值,了解什么是志愿者和社工,志愿者和社工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什么,让组员对志愿者和社工有新的认识,鼓励组员参加志愿者活动,大家鼓掌表示非常期待。

通过“优点大轰炸”活动提升了组员的自信心,并了解公益慈善行业基本信息,激发组员为他人服务的爱心。

(四)第四节小组活动:充满自信,增强自我效能

社工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引导组员参加“长者互助食堂”志愿者活动,为幸福院的老人打扫卫生、端饭菜、捶背等。组员的行动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夸奖,让组员感受身为志愿者的自豪,深刻体会到“我”不仅是被服务的人,也可以是服务别人的人,最终激发了他们乐于助人的兴趣和潜能。

社工通过让组员直接服务来巩固小组成果,组员对自己的认知进一步完善并在本次小组活动中得到了自我成长和提升。同时社工引导组员通过畅想自己的理想生活让组员对未来充满期待。活动后组员高兴的跟社工说:下次我们还要参加”

(五)第五节小组活动:用爱托举希望之星--儿童课业辅导

 困境儿童由于种种原因文化课普遍偏弱,本节小组志愿者帮组员们梳理学习思路,通过文化课业辅导,培养组员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以帮助组员探索学习方法,提升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学习成绩的提高。其中2个组员在通过小组课业辅导后,其中数学成绩相较之前提升了26分和31分。这对社工和志愿者是最好的回报。

(六)第六节:挥手再见,拥抱未来

最后一节小组内容,通过播放成长PPT来巩固组员近段时间的经验收获,促使组员更好地迎接新的生活。社工和组员相互拍照留念,社工给与组员鼓励和肯定。在此环节,社工担任引导者处理好离别情绪的同时,组织组员相互拥抱打气组员开心的写下相互鼓励的祝福语。

通过开展6节小组工作,社工协助组员将自身的优势挖据出来,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并且建立良好的沟通与支持,构建积极的自我认知;丰富组员的课余时间,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疏导组员学业压力,改变以往因课业任务繁重而成绩较差的现状。

六、小组评估

(一)过程评估

评估方法:活动现场反馈、小组过程记录、总结记录、满意度调查表、书面评估表。

在整个小组活动的过程,社工从小组成员招募、活动开展等方面都经过严格把控。活动通过不同形式来调动小组成员的自我满足感和自我认同感,以及家长和他人对自己评价的认可,进一步增强了组员自我认可度。在组员自己参与活动后发出的感想及评价、家长的反馈中,可以发现小组的整体目标基本达到。

(二)成效评估

小组开展的每一节社工都会小组成员进行了观察和简单的行为评估,并做到一定的记录。每节小组活动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共计回收36份,90%以上组员满意程度为非常满意,85%以上的组员表示有收获,100%的组员表示能在学校交到朋友,80%的组员表示能独立完成一件比较重要的事。

七、专业反思

1.专业方法方面,小组计划书是社工在小组前期准备阶段的一个指引,是整个小组活动的服务方向和目标规划。本次小组社工不但进行了服务满意度调查还采取了自信心量表前后测的方法,更加充分地检测小组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社工通过订立奖励机制,组员每次来参加一节小组活动都奖励一朵小红花和一颗棒棒糖,迟到或缺席则不发,通过奖励的方式提升组员的出席率和参与程度。

由于前期未对小组组员的招募进行年龄段的设置,导致在小组组员中出现组员年龄差距较大,个别组员年龄较小。因此,社工随机应变,临时改动一些环节,增加了一些符合不同年龄段的一些内容,也通过年龄较大组员带动年龄较小组员参与活动。后期需要注意在小组成员招募环节进行提前计划和设置。

2.社工成长方面,通过本次小组活动的开展,社工在撰写小组计划书方面的技巧得到了提升,为后续开展类似小组和项目书撰写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同时社工与辖区内的服务对象熟悉程度增加,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了社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附件:(共四个附件)

附件一.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的小组规则

附件二.自信心前测量表

附件三.家长满意度微信反馈图

附件四.自信心后测量表和满意度调查表

文字作者:许月

图片:许月


发文单位 : 济南市幸福益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